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动态

邹城市:基干民兵提升“四力” 筑牢防汛抢险“安全堤”

发布时间:2023-07-19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邹城坚持把基干民兵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工作格局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围绕防汛等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持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着力打造“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基干民兵队伍。截至目前,邹城市共编建基干民兵分队76支2390人,其中应急救援分队19支660人,应急支援分队57支共1730人。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基干民兵“执行力”。完善《邹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市人武部负责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和联系驻军参与抗洪抢险,根据汛情需要,经市防指申请,并按有关程序报经批准后,担负抗洪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抗旱救灾及执行重大防洪抗旱任务。16个镇街也进一步明确基干民兵队伍在防汛工作中具体职责。

二是织密救援网络,提升基干民兵“覆盖力”。16个镇街将基干民兵纳入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日常参加值班值守、巡查值守、防汛抢险演练等工作,汛期随时待命,做好抢险救援的准备,汛情、险情发生时,参与疏散群众、破除障碍、值班执勤、巡视堤坝、处置管涌、打桩固堤、封堵决口等险情的抢护和处置。同时,在镇街建设一级、二级应急救援站23处,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落实应急应急救援队伍200余人,负责日常林防灭火、防汛救灾等工作,同基干民兵形成工作互补。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基干民兵“战斗力”。立足于早、着眼于防、落脚于实,各镇街、部门采取发放材料、现场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主要培训防汛救援知识和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等,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防汛应急队伍个人防护知识、抢险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今年全市开展了270余次防汛演练,参演队伍1万余人。组织由消防救援队伍和基干民兵参加的市级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演练共设置大坝覆设彩条布、加固防浪墙、打桩固堤、开挖溢洪道、群众转移安置、道路封控6个科目,市领导坐镇指挥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全程指挥调度,进一步强化了抢险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汛情、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强化物资保障,提升基干民兵“处置力”。为防汛抢险应急队员配备防汛包(含雨衣、雨靴、救生衣、防水探照灯、迷彩服各1套)保障防汛抢险队员的安全。投资800万元,新购置冲锋舟22艘、土工布12万平方米、发电机组22台、投光灯22台、救生衣5600件。协议储备各类车辆机械460余台,保障抢险救援应急使用。

下一步,邹城将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持续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在值班值守、巡堤查险、抢险救援等方面用好基干民兵、应急救援队员等防汛应急队伍,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