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专报·第64期

发布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宁市全面排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

为深入推进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济宁市深入开展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市级督导暗查。一是“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建立“县不漏镇、镇不漏村”的责任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方法,逐村(社区)、逐乡(镇街)、逐县(市、区)“拉网式”全面系统摸底排查,彻底查清底数。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排查组1796个,派出检查人员6313人次,排查废弃厂房、闲置民居等20141处。二是常态化宣传非法违法“小化工”有奖举报。通过发放张贴明白纸、广播、LED显示屏等方式,加强非法违法“小化工”有奖举报宣传。目前,全市共发放明白纸150万余张,非法违法“小化工”举报宣传入户、入企率基本达到100%。三是持续、不间断暗查暗访。市专班派出5个督导检查组,通过暗查暗访、“四不两直”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暗查暗访。目前,已检查7个县(市、区)、41个乡镇(街道)、115个村庄(社区),共发现问题隐患37项,严格闭环管理。四是严厉打击,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边问责,对排查到的非法违法“小化工,严格按照“212”和三函工作机制,严肃追责问责,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目前,共排查非法违法“小化工”5处(其中曲阜市4处、泗水县1处),拟行政处罚10万元。


济宁市持续开展“审计式”安全检查服务推动安全生产提质增效

为确保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济宁市精心组织、高点定位,持续聘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自3月1日至4月30日,深入开展第二轮危化品企业“审计式”安全检查活动。

本次检查采取“审计+执法+服务”模式,坚持“服务企业、精准指导、严格执法”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作用,全面摸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并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建议。专家组依据检查清单,通过查勘现场、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试生产阶段安全管理等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市、县执法队伍全程跟踪、靠前服务,对排查出的隐患,现场反馈,督促企业制定高质量问题整改报告,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目前,“审计式”安全检查活动已检查企业20家,共查出问题隐患763项,已通过函件文件正式反馈给属地县市区,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工作动态

✦鱼台县:推进“三基”活动,助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一是抓基层,确保本领硬。组织职工参与技术比武、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手指口述”、应急处置演练、警示教育等现场活动。定期组织消防、防爆等应急演练30余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2次。二是打基础,确保抓落实。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三看三问一总结”安全上岗制度,目前累计开展安全宣讲300余人次,查改特殊作业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59项。三是练基本功,确保助安全。让政治可靠、作风过硬、技能精湛的青年职工作为“领头雁”,把急难险重任务、重要岗位作为培养锻炼青年职工的练兵场,以智慧安全构筑全时、全域、全环节安全屏障。

✦嘉祥县:以考促优,深入开展“两人一企”季度考核工作。一是做优全面考核。“自查评估+材料审核+现场核查”相结合评估驻点工作,形成《共性问题清单》和《监督问题清单》;组织驻点人员自查自纠,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开展季度驻点人员履职能力闭卷考试,成绩纳入“两人一企”统计表并通报。二是强化监管效能。下发领导包保工作通知,形成《履职情况调度表》并逐家企业督导,确保领导入企有方案清单、有工作记录、有问题跟进措施,规范填写工作日志,杜绝缺项漏项。

✦汶上县:“三部曲”,奏响安全生产“主旋律”。一是奏响思想提升“进行曲”。召开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警示教育会,共34家化工危化品企业、68人参加会议,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二是奏响责任落实“主题曲”。现有2家停工停产企业,摸清停产时间、停产措施、应急预案等,建立台账,督促企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停工停产期间安全管理。三是奏响隐患排查“交响曲”。聘请安全专家,通过明查暗访和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全面检查企业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等情况,共检查企业16家次,发现问题隐患86项,均已下达执法文书。

✦经开区:四个“进一步”,深化危化品领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通报、约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危化品领域风险防控能力。二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共开展培训2次,参训人员30人次。三是进一步把握重点。紧盯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经营管理,聚焦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全覆盖”,目前共检查企业57家次,整改问题隐患228项。四是进一步强化督查整治。建立“提前告知计划、企业自查自改、区镇联合执法、违法公开曝光”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今年共立案1起,处罚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