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动态

微山县:“三防”并举 织密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网

发布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山县应急管理局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巩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全县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提供坚实保障基础。

以“人防”为基础,凝聚群防群控合力。一是未雨绸缪早当先。全年组织7家部门开展12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会,结合湖区实际,对“雷电、风雹、大雾、台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和建议,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培训赋能促提升。对全县672名灾害信息员和17支545人抢险救援队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报灾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县素质固安公众安全教育体验基地为依托,采用边学边体验“实景课堂”的方式,普及自然灾害常识,进行人员避险撤离演练,公众可依次体验墙体倒塌、墙面开裂、高层逃生、烟雾逃生等体验项目,全年开展20次开放活动,参加人员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公众面对自然灾害时自救逃生技能。三是宣传科普入万家。全年累计组织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18次,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参与群众超过10万余人。针对我县水域狭长面广的特点,开展“送安全进湖区”活动,在渔船上为渔民讲解防溺水、心肺复苏、灾害民生保险政策等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救助能力,夯实群防群治的社会根基,发挥人民群众在灾害防范应对中的主体作用。

以“物防”为保障,筑牢稳防稳控防线。一是快速救援、有备无患。我县建成的41处微型应急救援站实行“短、平、快”的工作机制,突发事件“1分钟响应、10分钟到场、15分钟处置”,实现“打早、打小、打初期”目的。县应急指挥中心配备自备电源,输出功率250千瓦,安装自行启动、自行供电设备,在公网失电后,5分钟内自主完成启动、发电、供电功能,确保极端情况下,县应急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行。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开展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申报的微山县第三实验中学和微山县欢城镇实验小学被命名为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依托素质固安体验基地、校园科普馆、科普宣传栏等硬件设施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教、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辐射作用。三是以练为战,以战保安。投资39万余元,在傅村街道新建2356平方米的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基地,为我县所有应急救援队伍共享,训练基地的建成为全力打造应急救援“尖兵”提供培训阵地,全年开展应急演练13次,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以“技防”为支撑,构建应防尽防体系。一是智慧视频,统筹调度。建设1个应急指挥中心、6路视频通讯系统,实现国家、省、市、县、乡视频调度指挥、会商研判分析、实时现场画面同步,确保上级指挥指令有效传递、指挥调度高效顺畅,有力提高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的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二是广播喇叭,“声”入人心。建设完成“县-乡-村”三级管理应急广播平台629个传输终端,304个行政村(社区)100%全覆盖连通“村村响”应急大喇叭,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难题,让村民干活收听两不误,形成“三级互通、可管可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应急广播体系。充分利用应急广播高效传播、及时发布、方便收听的优势,每月播放气象灾害预警、防汛防火科普、防灾避险常识30余条,真正让预警跑在灾害前面,让宣传进入湖区船头、田间地头、百姓心头,提高灾害预警公众覆盖率,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三是实时监控,动态掌握。运用26个防汛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我县13个骨干河道水情,通过云视讯系统,实时调度镇街防汛工作,为科学精准决策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在两城山区新增3处热源成像监控系统、7处智能监控预警系统、20处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实现智能火情监测、宣传教育全覆盖,有力确保全县森林防火态势平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