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动态

微山县:创新“三有”模式 让安全教育培训走“新”更走“心”

发布时间:2023-12-18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山县牢固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积极探索“三有”安全教育培训模式,不断强化培训实效,让安全教育走“新”更走“心”。

重点关注、分类培训,让教育培训有方向。一是“送培进园区”,助力产业发展。紧跟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把培训课堂搬进产业园区,先后深入生物医药、塑包、稀土、康养、文旅等特色产业园区,分层次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授课,围绕安全理论、实际操作、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等内容,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专项讲解,以专业化、定制式安全培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23次,事故警示教育13次,“送课入企”10场,参培2000余人次。二是“送考进监区”,维护社会稳定。积极与山东省运河监狱、济宁监狱金源分监狱沟通协调,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特种作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服刑人员“把刑期当学期,以监狱作课堂,积极改造,苦练技能”,采用“送考进监区”的形式在监狱开设特殊考场。今年以来,35名服刑人员参考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提高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竞争力,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三是“送教进矿区”,护航安全生产。按照“理念更新+法律释义+案例解读+常见问题分析”的思路安排培训主题,全面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素质,减少和杜绝“三违”行为发生。同时,创新驻矿盯守人员培训方式,聘请煤矿安全专家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对全县11家矿山企业28名驻矿盯守人员进行专题授课,围绕“如何做好煤矿重大风险的盯与守”展开阐述,学员可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提问,切实帮助驻矿盯守人员了解“盯什么、守什么”“怎么盯、怎么守”的问题。

提档升级、创建品牌,让教育培训有保障。一是加大投入,改建升级设施场地。投入资金350万元,高标准建成济宁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微山县考试点,是全市唯一1处由政府直接管理运营的考试机构。内设办公室、候考室、考场等场所,总面积近500m²,配备常用考试用机66台,备用机22台,可以满足88人同步参考,最高单日参考可达300人次,考场内安装6处高清监控摄像头,与济宁市应急管理局实时连线,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今年以来,组织考试157场次,参考17866人。升级改造“映荷育安”教育基地,内设建筑施工安全、消防VR、模拟报警等15个体验项目,采用边学边体验“实景课堂”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今年开展安全教育体验活动136次,10000余人参加。二是详细摸底,全面掌握学员信息。对全县工矿商贸等12类行业领域393家企业近2万人进行详细摸底,将636名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根据行业类别细化分班、分组,按照班组制选出学习班长,每周模拟摸底考试,查找问题不足,分享交流安全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三是因材施教,合理编排教材课件。创新推出“点餐式”安全培训服务,政府、部门和企业均可进行“点餐”。培训前,深入企业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通过现场询问、线上问卷等方式,了解企业和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和培训课件,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滴灌。今年针对“点餐”的民宿安全、有限空间作业、船舶焊接进行专题培训。

科技支撑、各级联动,让教育培训有效果。一是以练促学,提升技能。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创新开发全员培训练题系统,将学员信息整合录入,学员可以利用手机软件观看视频课程、刷题练题、模拟考试、查看错题解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二是以比选优,奖惩结合。指导企业开展适配自身的培训活动,通过多形式、分层次的“安全竞技强本领”活动,不断强化安全技能人才的孵化和培养。以乡镇主推企业、企业主推学习标兵的方式,通报表扬先完成、快完成、见成效的优质企业和学习标兵,批评千篇一律的行动方案,数据重复的报表内容,并将“大考试”成绩作为年度对镇街考核成绩的依据。三是以考促培,存档闭环。按照一线操作员工随机考、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考、主要负责人多次考的原则,每期排名通报,反馈至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各有关企业,由主要负责人签阅回执,形成闭环存档。今年召开3次“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对参学率、参培率和参考率排名落后的3家企业进行约谈,17866份试卷全部存档,实现一期一档、随查随调电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