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通知

济宁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道路交通冬季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11-19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安字[2010]57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北湖度假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为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冬季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现将市公安局制定的《全市道路交通冬季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立即组织实施。

 

 

年十一月十七日     

 

全市道路交通冬季安全生产

集中整治行动方案

 

深入贯彻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安全、有序、畅通、稳定、和谐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创造良好的城乡道路交通环境,根据市政府、市安委会部署要求,结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法为民的高度,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深入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科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从源头抓起,综合治理,大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整治工作目标

通过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集中行动整治行动,使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得到遏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整改;广大交通参与者守法率普遍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有所下降,杜绝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使全市的交通安全形势得到有效控制。

三、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路面管控,整治重点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定路段、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定奖惩、包安全畅通“五定一包”路面管控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巡逻警车GPS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工作,实现巡逻警车的“扁平化指挥”。高速公路要严查超速行驶、违法停车和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交通违法行为;其他公路要严查客车超员、无牌无证以及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城区道路要严查酒后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要结合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创建工作,于每月10日、25日组织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并启动省、市两级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特别是长途卧铺客车、危化品运输车逢车必查,核查客运车辆的审验、保险、驾驶人违法记分、乘载人数、轮胎磨损等情况,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通行证明、装载等情况,一经发现存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及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严查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化路面管控,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多雾结冰路段为重点,综合采取增设限速标志、固定测速、流动测速和区间测速等多种方法,加强对车辆行驶速度的管理,严厉查处超速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大对疲劳驾驶、逆行、违法超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公路通行秩序,大力减少高速公路追尾事故及国省道正面碰撞事故。

二是执行客运车辆“六必查”,严格营运驾驶人管理。充分利用省、市际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检查,做到乘载人数必查、驾驶时间必查、驾驶资格必查、车辆审验情况必查、车辆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必查、车辆轮胎磨损状态必查。检查情况要逐项登记,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纠正,存在车辆安全隐患的,要责令消除。每月对营运客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记分进行一次清理。对交通违法记分临近12分未处理的,要督促企业提前通知驾驶人及时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并对驾驶人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凡累积记满12分的,及时抄告运输企业及交通运输部门,责令企业禁止驾驶人继续从事营运,并限期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学习并接受处理。路面执勤民警和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民警在查处营运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时,必须查询交通违法累积记分情况,对达到12分的,要依法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三是开展运输企业集中整治,筑牢事故预防第一道防线。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0210号)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对运输企业安全运行状况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清查企业挂靠经营问题,摸清挂靠企业、车辆和驾驶人的底数,建立专门台帐,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运输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安全隐患突出、整治不力的运输企业。对营运车辆安装和使用GPS监控系统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督促运输企业落实GPS监控平台24小时值守监控制度,特别是加强对夜间长途客车、卧铺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警示车辆驾驶人,严防发生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各地车管部门要对在用的重、中型货运车辆的定期检验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对未按期检验的,要及时告知运输企业或车主按期参加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在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时,要严格落实货车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和安装侧面、后下部防护装置等查验要求。对安全状况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各地要通过交警队信息平台跟踪了解辖区内大型货车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运输企业切实落实源头管理责任。

四是全力整治道路安全隐患,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对今年以来排查出的事故多发路段、秩序混乱路段、安全防护设施和管理设施严重缺失路段、公路桥梁隐患的整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尚未整治或者整治不彻底的,实行市、县两级挂牌督办。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制定恶劣天气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范预案,完善相关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及时与气象部门沟通信息,提前分析预测恶劣天气警情,并与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施工救援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督促公路经营管理部门落实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加强社会宣传提示服务,及时发布应对恶劣天气采取的交通管控、分流等工作信息,提前做好交通诱导,确保不发生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不出现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长时间、长距离、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五是加强冬季交通安全宣传,营造浓厚交通安全宣传氛围。各地要紧紧围绕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交通安全宣传策划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广大交通参与者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摒弃交通陋习、抵制危险驾驶行为,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出行、和谐交通的社会风尚。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以驾驶人、中小学生、务工农民、私家车主为重点,开展内容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交通安全宣传进家进户,让交通安全宣传上街上路,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强化与宣传部门的配合,采取时效新闻与深度专题相结合、现场直播与新闻记者随警作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集中报道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在主流媒体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扩大宣传影响。加强警示教育,将已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宣传资料,剖析点评,以案释法,并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农村、社区、单位、企业、学校,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深化温馨提示活动,按照“畅通安全行”主题活动的总体要求,尽快在城市主干道路、农村县乡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立温馨提示语,并及时发布应对恶劣天气采取的交通管控、分流等工作信息,集中宣讲冬季道路交通出行常识。针对冬季道路交通特点,加强整体策划,追踪典型案例、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向运输企业及驾驶人和社会公众集中传播冬季道路交通出行知识。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分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各县市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社会化进程,逐步形成事故预防有人抓、道路隐患有人治、交通安全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和目标,全面开展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工作。对查处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非现场执法的要及时上传,通过违法系统对各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情况进行定期排名。期间,将结合实际,组织全市集中统一行动。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工作情况,自行组织统一行动。

(三)加强督查,狠抓措施落实。各单位要按照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要把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紧,集中全力抓好。层层落实责任制,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责任细化、量化到每个单位、每名领导同志和一线民警,强化责任追究和刚性问责机制,兑现奖惩。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道路交通管理“包保责任制”,特别是对今年以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地区,领导同志要亲自带队,蹲点督导,深入实地调研和督导,督促整治措施的落实。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坚持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并取得实效。建立完善“大交通”工作格局,把所有与交通管理相关的警种都联合组织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迅速投入到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源头管理、宣传教育、路面管控各个环节中。严格落实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特别是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严重交通堵塞等重大情况要及时上报,坚决杜绝虚报、瞒报和迟报、漏报问题的发生。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督导检查方案,对整治工作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整治工作中,支队将派出工作组,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地检查各地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调度、报送整治工作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亮点,并对整治效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