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动态

邹城市:实施“123”工作法全链条夯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 字体:[ ]

邹城市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宣贯强基、隐患清零”为主线,创新实施“一套激励机制、双向教育培训、三重身份定位”工作法,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纸面制度”转化为“行动自觉”。

建立一套激励机制,解决全员“不愿干”的问题。印发《邹城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和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企业层面建立“隐患即红利”的正向激励体系,推行“隐患分级奖励”模式。全市危化品、非煤矿山等13个行业领域1268家重点企业,设立内部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等突出问题的予以重奖,今年以来累计报告隐患1.4万项、奖励金额33.5万元。社会层面建立“举报即反馈”闭环机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法公开举报网址、电话、通讯地址、办公地点等各类举报渠道,并加强宣传;举报信息24小时内转交属地、监管部门。通过“企业内部报告为主、社会面举报为辅”的双轨并行机制,既发挥企业作为安全主体的内生动力,又激活社会监督的外生力量,形成“源头防控、过程监管、全民参与”的安全守护格局。

实行双向教育培训,解决全员“不会干”的问题。利用邹鲁融媒、《邹城日报》及“邹城应急管理”公众号高频次开展安全生产科普知识宣传;积极推行“双手送法”模式,一手送法律法规条文,将法治思维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一手送安全工作方法,将“三看三查三到位”“晨会”活动指南等针对性制度举措落实到一线岗位。精心打造安全生产资料“自选超市”平台,建立“1+7+N”资源库(1个核心法规库、7大专题模块、N类安全科普资源),精准把握不同季节内容侧重点。动态更新警示教育片109个、下发提示函14个,督促各级各部门组织企业开展警示教育,做到以案为鉴,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新任职员工理论知识较薄弱特点,指导企业实施“安全工匠”培育计划,构建“五不上岗”“四环管控”“三全监督”543培训体系,确保上岗前达到“熟悉规程、辨识风险、规范操作、消除隐患”要求,夯实企业本质安全。

明确三重身份定位,解决全员“干什么”的问题。印发《关于建立企业“一卡三证”制度深化企业员工“一岗三职”理念筑牢企业全员安全防线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将本职安全员证、岗位工作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员证等三证融合一体,强化企业员工“一岗三职”意识。督促一线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一人一档”安全责任清单,将岗位风险点辨识、隐患排查治理等要求细化到个人,确保责任可追溯。常态化开展“师带徒”安全实训和应急演练,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复盘提升从业人员风险预判与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员查隐患工作机制,日常工作中不仅关注本职工作范围内安全问题,更对公司整体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等进行全方位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风险,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