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动态

邹城市“五个强化”再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八抓20项”创新举措新高潮

发布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 字体:[ ]

邹城市以省“四进”工作队安全生产“八抓20项”专项督导为契机,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质增效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整改落实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五个强化”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再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八抓20项”创新举措新高潮。

一是强化制度完善重安全。制定出台《邹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邹城市镇(街)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全市10家高危企业选派10名县级领导联系包保,明确每名县级领导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细化属地监管职责;优化《邹城市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邹城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深层次厘清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干什么、谁去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实现部门职责的清单化、制度化;指导全市各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安全生产全员责任清单,建立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职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关键岗位、高风险岗位,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岗位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追溯。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学安全。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八抓20项”创新举措纳入企业培训考核内容,开发“八抓20项”微信小程序,供企业职工练习,开展5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线上直播培训活动,培训372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组织全市562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参加济宁“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题测试,合格率100%;牢固树立“开工第一件事就是讲安全、抓安全”的思想,今年以来全市766家企业开展开工第一课活动,受教育员工32000余人,233家企业建立“晨会”制度,常态化分析查找、防范化解安全隐患点,督促企业职工绷紧安全弦。

三是强化手段措施抓安全。今年以来,邹城市共检查企业12304家次,派出执法检查人员18493人次,实施行政处罚310万元,停业整顿企业110家,行政拘留34人;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科技强安”工程建设,10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安装SIS(安全仪表)、DCS(自动控制)、ESD(紧急停车)自动化切断控制系统,13辆危化品车辆全部配装GPS车载卫星定位、智能视频预警系统,8家重点危化品企业24处设施、装置完成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和化工过程操作单元机械化、自动化安全技术改造,42家重点企业纳入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监控平台管理;制定《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列支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激发全市企业参与双体系建设积极性,所有企业按照每100人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员的标准落实管理人员,70家安全总监应配尽配企业按要求配备安全总监。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讲安全。动员全市76万余人次参与第一届山东省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团体活跃榜、团体成绩榜、决赛成绩均位列济宁市第1名;充分利用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警示专题片《红线》和《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专题展910场,参与人次39000余人次;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推广到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在1049家企业设置1354个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公告牌,动态更新公告牌二维码包含的有奖举报政策、典型案例等内容,鼓励群众、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举报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强化应急救援保安全。开展专题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班16场次,培训队员400余人次,有效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国宏化工消防中队、鲁抗医药消防中队、荣信集团消防中队等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水平高、装备先进、实战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预案联动、队伍联动、资源联动、信息联动,构建快速响应应急救援网络,已开展应急救援行动87次,应急预案演练210次,隐患巡查173次,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112次;全市科学规划布局60处应急救援站点,配备消防车39辆、各类应急救援器材6大类4000余件,总投资 8000万元,建设总用地面积1.69万平方米的物资储备库,10月份投入使用,储备总价值4700万元的防汛物资,在全市6个集中办公区、防汛重点部位配备12套备用电源。